第七百三十五章:晋封百官、万民之请

罗小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黑莓小说www.tinochemical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内阁制?”
  
  阎忠说出了设立内阁制之后,殿内百官皆是面面相觑,因为他们从未有听过所谓的“内阁制”。
  
  不过因为对于许安的尊崇,殿内并没有出现喧哗的声音。
  
  不过众人的异常,许安并非没有注意到。
  
  许攸双眼微眯,他虽然不知道内阁制到底是什么,但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,内阁制应该是限制中书府权力的一个机构。
  
  不过许攸内心之中也没有太多的反感,毕竟中书府的权力实在是有点大,一向重视平衡的许安不可能不做出反应。
  
  “内阁设首辅一人,次辅一人,阁臣五人,共计七人,暂不设品级,内阁只作为顾问,作为试行,内阁人选不由吏部决断,由君王直接选任。”
  
  汉时的三公,还有丞相制许安都不准备实行。
  
  宰相位高权重,拥有决策权、议政权和行政权,西方的内阁制,许安也不准备实行。
  
  在这个时代实行广泛的民主,最大的问题不是说选举之类的被有心人操纵,而是并没有足够的通讯手段,要想实行广泛民主,那么财政上来说,和交通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  
  如果许安真的给予了每一个人选举权,让他们去选举官吏,甚至选举内阁的阁臣,不说普通的民众认不认识被选举人,就是收集选票,也需要耗费如今明廷大量的财政。
  
 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,明国如今占据四州之地,无论是东西还是南北都长达数千里之地,可不是十七世纪末,某个面积还没有如今太平道中州一州之地大的岛国。
  
  所以许安实行的内阁制是类似明朝的内阁制,准确来说是朱元璋时期的内阁制度,当然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区别。
  
  宰相拥有的决策权被许安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。
  
  议政权分给三府,行政权分给六部,地方上分给了州牧、三司,州牧管辖一地,受三司制约,三司分管司法、军事、行政,直接对六部负责,州牧直接向许安负责。
  
  而内阁现在只是作为顾问,没有其他的权力。
  
  “只有顾问之权?”
  
  许安每一次推行新的制度,都是暂行,试行,以便在出现了问题以后好及时更改。
  
  这一次推行的内阁制度也不例外,不过许攸感觉,恐怕内阁制度若是存在,后期这内阁制度恐怕就是明庭真正的权力机构,那内阁首辅很大程度上就是秦时的丞相,只不过权柄自然是不可能有秦时丞相那么大。
  
  内阁人选全部是许安来挑选,越过了吏部……
  
  “内阁首辅以阎忠担任,暂不设次辅,阁臣分别由许攸、贾诩、魏律、杨尉、葛舟担任。”
  
  许攸眼神微凝,脸色没有多少的变化,和其余几人一起作揖应诺。
  
  他和贾诩两人都进入了内阁,阎忠也作为内阁作为首辅。
  
  另外三人,许攸也认识,那三人都是太平道出身的老人。
  
  其中魏律和杨尉两人都是当初跟随着许安进入太行山的黄天使者,后来加入了鹰狼卫中。
  
  魏律原来是狼卫的镇抚使,而杨尉则是鹰卫的镇抚使,两人先后经过了道堂、国学院的修习。
  
  后来魏律被许安委任为法司的主官,法司升任法部后,魏律也成为了法部尚书,作为一部的主官。
  
  而杨尉则是从鹰卫的主官,先是平调成了道政司的主官,负责审理入道之事,而后三府九部制被确立后不久,在国学院修习期间被评定为上甲,后被许安升任为户部尚书。
  
  葛舟是太平道的符祝,其入道的时间很早。
  
  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,就加入了其中,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,治病救人。
  
  许安在上党郡设立道堂之时,葛舟被其任命为学正。
  
  因为身体的原因退任,申请调任蒙学堂中,负责教导蒙学堂的学童道科。
  
  但是身体的疾病后来被华佗治愈,许安便又征召葛舟为官。
  
  道堂、郡学院、国学院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终究是能力还不够,人数也不够多。
  
  葛舟先是管辖中州水利营造、道路修缮一事,因为功绩卓著得到了升迁,而后所有安排的事务都被其妥善解决,于是一路升任为了工部尚书。
  
  听说此前郡试,也就是童生试的案首陈生好像就是他的弟子。
  
  如今六部的主官,分别是:
  
  法部尚书魏律、吏部尚书杨尉、工部尚书葛舟、户部尚书傅祁、礼部尚书杨绩、枢密使龚都。
  
  三府的主官品级被定为正二品,六部的主官被定为正三品。
  
  原来的三府九部经过了改革,虽然有些部降级为了司,但是其主官并没有改变,当然品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降低,只不过当初是太平道还没有开国的时候设立的三府九部,当时所有人的品级都很低,所以并没有引起多少的反感。
  
  六部主官有四部主官都是太平道中的老人。
  
  这一次内阁的人选,次辅悬而未决,只选了六人,太平道老人占据了三席,而他们这些豪强世家出身的人占据了另外三席,勉强平衡。
  
  虽然威望和官职来说,阎忠和许攸、贾诩三人要远比魏律、杨尉、葛舟三人要高,但是真正做出决策,却还是许安。
  
  许安作为太平道的道主,黄巾军的统领,本就声望极高。
  
  中军府的府令虽说是贾诩,贾诩拥有兵权,各州的州牧权柄也颇重拥有不小的兵权。
  
  但实际上,无论是各地的守备军还是直辖军,他们虽然明面上看都是在听从虎符,听没有虎符,就算是各部的主官,也没有办法调遣部曲。
  
  各大军区的部曲除去虎符之外,只听从兵备道的军令,但是那些兵备道的权力却是直接来自于许安。
  
  所有人都清楚,许安的话远比什么军令、虎符要份量重得多。
  
  整个明廷,太平道本就是因为许安的声望凝聚在了一起,又因为黄巾军强盛的军力而作为保障。
  
  许安本就有极大的权力,他手中掌握的权力早已经超过了历朝开国的君主。
  
  如今许安设立三府六部,又设内阁,这更是从制度上确立了自己能够牢牢的权力。
  
  “内阁制……”
  
  许攸看着坐在首座的许安,他发现他好像从来没有看透过许安,从来都不知道许安心中在想什么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