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章 小王八蛋 二合一

胖一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黑莓小说www.tinochemical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    编撰馆厅房
  
      马晋这一番话,彻底把这群撰修官吓住了。
  
      说到底,这群人都是些品级不高的官员,甚至有一部分还是为了修书,专门向民间征招的学者文人。
  
      让他们对着互喷打嘴仗没问题,但若是因此惊动了马晋,或者是颜易这位当今圣上,他们就没这个胆子承受这个后果了。
  
      事实上,都不用马晋扯出颜易做大旗,他刚刚自己站在那,这群撰修官已然有些心惊胆战了,生怕马晋这位顶头上司大发雷霆。
  
      毕竟,这修撰《地理志》的考功评赏之权,就在马晋手里攥着呢。
  
      惹了他老人家不高兴,将来写你的考评条文时,添上几句贬词贬句,你这几年直接算白干不说,搞不好日后还得给上面留一个不好的印象,影响仕途名声。
  
      别说本就他们理亏,马晋这个总撰修官该着训责他们几句,就算他们无错无过,马晋拿他们撒气他们也得忍着。
  
      当然,马晋也没这么无聊………
  
      ………
  
      “大人,我等知错了。”
  
      “大人,是我等的不是,您消消气。”
  
      “大人………”
  
      众人看了一眼面前余怒未消马晋,互相对视两眼,纷纷开口认错,态度看起来也很是诚恳。
  
      看到如此光景,马晋也没再端着怒容,见好就收,威严的点点头,又教训了众人几句,众人连连应是,老实的不得了。
  
      马晋看人都消停了,便抬手挥散众人,让他们该干嘛干嘛,而后,带着祝虎迈步前往自己的专属厅房。
  
      一进房门,脱离了外面众人的视线,马晋立刻就散去了方才在官员面前的威沉脸色,转为正常,然后嘴里嚷嚷着口渴,让祝虎给自己倒茶。
  
      祝虎跟了马晋近十年,又一直是身边近卫,自然对马晋的这身变脸功夫深有体会,早已见怪不怪。
  
      只是,祝虎不奇怪马晋人前人后两幅面容,却好奇自家东家刚才为什么将此事轻轻揭过此事。
  
      …………
  
      毕竟,一群官员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在厅房里大肆争吵,甚至还夹带着辱骂粗口,委实是有点不成体统。
  
      这要是放在都察院,马晋看到底下御史官员敢这般放肆,恐怕早就掀桌子骂娘了,参与其中的官员,有一个算一个全得挨罚,还得是重罚严惩。
  
      绝不会像今日这样,被马晋随便训斥了几句,就轻松躲过一劫。
  
      这不符合马晋的性格啊………
  
      心里不解,祝虎也不憋着,以他和马晋的关系,只要不是什么关系重大的机密,马晋一般很少会刻意瞒他,甚至某种程度上,有些马晋的事,他比颜妍这个妻子都知道多。
  
      所以,祝虎一边给马晋倒茶,一边向马晋问出了自己疑惑。
  
      …………
  
      听到祝虎的问题,马晋没直接开口作答,反而是先从其手里接过茶盏,一口气喝了半盏茶,解了口渴,才有心思出言一解祝虎疑惑。
  
      其实,马晋这么做的问题很简单,方才这群人为什么会吵起来?
  
      马晋都不用细问,打眼一瞄,就能猜出七七八八,用两个字概括此事原因,那就是——争功。
  
      前文说过,《地理志》历时五年,即将成书在即,而这部由当年还是太子的颜易亲口提议编撰的大乾地理巨著,一旦书成,岂不是正好成为了颜易这个新帝,刚刚登基一年就做出来的漂亮成绩。
  
      别提什么这《地理志》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在景康朝时修成的,只要不傻,谁都会提这茬,所有人都会“认定”,《大乾风土人情地理志》这部巨著,乃是当今圣上颜易当年亲自提议编撰,而又是在其正式登基后的第一年内编著完书。
  
      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成绩啊,颜易能不高兴吗!
  
      毕竟日后《大乾地理志》流传于世,后人只要一提起此书,顿时就会想起此书乃是大乾泰光皇帝颜易提议修撰,又是于泰光元年修成………
  
      ………
  
      朱棣为什么修撰《永乐大典》,败家龙为何修撰《四库全书》,固然有很多其他原因,不可否认,以此来彰显其为君主政时的文治功绩,绝对是其命人修书的重要根由之一。
  
      所以,这部《地理志》,对一直想成为文治明君的颜易来说,绝对是一大惊喜。
  
      同理,颜易这个皇帝要是惊喜了,参与修书的众官员,自然也少不了封赏嘉奖。
  
      而若是颜易下旨嘉奖,马晋这个总撰修官自然不必多说,必然是头功。
  
      冷青书这个第一副总撰修官,兼《地理志》修书时的主事人,功劳第二跑不了,其余的四位副总撰修官,低马、冷二人一等,也有不斐功劳。
  
      这六人是正副总撰修,功劳肯定大一些,但再在他们之下,谁为先后,可有得争论了………
  
      ………
  
      俗话说文人相轻,大儒名士都有这个毛病,更别说这编撰馆里多是一群追逐名禄的俗人了,否则其也不会弄了这么一场闹剧。
  
      其实这修撰《地理志》的五年,众人本就不是一团和气,大大小小积累了不少的矛盾,只不过有上司压着,又顾忌着修书大局,方才隐忍不发。
  
      但如今面对这不久之后的论功行赏,重利之下,大家都些人心浮躁,心态不稳,暗地里琢磨怎么借此成书之即,让自己露个脸,搏出个好前程。
  
      众人都这么想,这编撰馆上上下下的气氛也就变了,变得更为焦灼起来。
  
      往常马晋、冷青书或者其他四位副总撰修在这坐镇时,众人心里有小心思也不表露出来,结果今日也是巧了,六位总撰修全不在编撰馆里。
  
      而没有上司压着,这馆内众人的小心思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,也不知道谁先开的口,众人就开始为自己争起功来。
  
      起先,大家还只是自我夸功,都是表彰自己,后来随着言语间摩擦越来越大,这自我夸功的同时,也开始捎带脚贬低一下别人,而挨损那个人自然也忍不下这口气,反唇相讥。
  
      如此一来二去,众人这火越拱越大,五年来积累的矛盾,瞬间汹涌喷发,所有人开始指着对方鼻子开喷。
  
      ………
  
      比如,负责修撰地理部分的撰修官,就自认他们要比修撰的风土人情部分的撰修官功劳高。
  
      说这些管着修撰风土人情的撰修官,只需要抄抄当地县志,再征集一下当地名人事迹,就算完事了。
  
      哪像他们,不但得绘制地图,研究地貌,分清山岭河流,历数城池野外,有时弄不清当地具体情况,甚至还得跑去实地考察勘验,辛劳奔波不说,有时运气不好赶上野外,还得风餐露宿,简直苦不堪言。
  
      两相对比之下,负责修撰风土人情的撰修官,凭什么同他们争功讨赏。
  
      修撰地理志的官员愤愤不平,怒斥不公,而修撰风土人情的官员当然不会认同对方这个说法,他们也跟着大倒一番苦水,诉说他们修撰风土人情时的种种不易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