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

白学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黑莓小说www.tinochemical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见范文斌误解了自己的意思,以为自己是在向他索要回扣,李繁暗自一笑,又很郑重地说:“这次投资,杨崇光杨总很重视,没有他点头,事情就不可能成功。”。
  
  其实,李繁方才说的那句“这就要看范总的表现了”,实在暗示对方,要他把华城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做的更像真的一样,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虚假来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  
  事后,当李繁很明白地告诉范文斌,因为财务报表造假的缘故,杨崇光拒绝向华城集团投资时,范文斌才恍然大悟,后悔的肠子都青了,忍不住恨恨地砸了几下自己的胸脯,但已经晚了,于事无补了。
  
  此刻,见李繁很郑重地提起了杨崇光,范文斌也随之用赞叹的语气说:“杨总是个天才,能够在破诡云谲的资本市场上辗转腾挪几十年,全凭自己深邃独到的眼光与杰出的才智,创出一片天地,很了不起。”。
  
  在李繁代表胡杨基金会,来大安专程评估华城集团的第二天,范文斌就开始着手秘密调查这个名为“胡杨”的颇为低调神秘的风险投资基金会。
  
  同时,将基金会掌门人杨崇光,这个在资本市场上纵横叱咤呼风唤雨几十年,江湖人称“大安索罗斯”的神秘人物的发迹史,也了解的一清二楚。
  
  得知杨崇光发迹的几乎传奇般的经历后,他从心底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。“我说我很辛苦艰难,但比起杨崇光来,真是小巫见大巫,小菜一碟,根本不值得一提。”。
  
  在安静的包厢里,范文斌与李繁,两人一边喝酒着纯真的五粮液,一边各怀心事地闲聊。表面上看,气氛很是和谐惬意,了得也很投机,但骨子里,是各怀心事,各有各的打算。
  
  在李繁看来,范文斌将这次融资能否成功的宝,全部押在自己身上,想通过与自己搞好关系,最终得到胡杨投资基金会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,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行为。
  
  自己只是胡杨基金会的一个业务经理,代表基金会来全面评估华城集团,而最终的决定权,还在杨崇光手里,也就是自己方才说的那句大实话,“没有他点头,事情就不可能成功”。
  
  这是李繁的看法,但是,在范文斌看来,自己跟那个叫杨崇光的胡杨基金会掌门人根本不认识,甚至在这之前,听也没有听过杨崇光这个人,而眼下唯一的办法,有且只有通过李繁这个昔日的老朋友,实现自己心中的融资目标。
  
  几个月前,李繁被警方莫名其妙地拘留后,也是他遭难之际,自己不仅去看守所看望他,而且,在其喝了大量的安眠药,独自躺在医院的病床,孤苦无助之际,自己又去看望他,是非常正确的。
  
  看着眼前略有矜持的李繁,范文斌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阵很深沉的感慨。人啊,不论任何时候,都要有一颗善心,要以帮助别人为乐。这样,才能在自己倒霉之时,得到别人的帮助。
  
  自古以来,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。锦上添花的比比皆是,雪中送炭者寥寥无几。在一些人落寞遭难时,一旦被人施以援助之手,他日崛起之时,必然引为知己,倾心相报。
  
  1912年,四川出了个叫李宗吾的奇人,以“独尊”之名,撰写了一部轰动全国的令无数人咋舌惊叹的书,起名《厚黑学》,将这种做法,叫“烧冷灶”。
  
  在这部被誉为“奇书”的作品中,作者视角独特,观点新颖,自成一家,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对传统文化的切肤感受与妙悟能力。
  
  纵览全书,文笔犀利,讽刺辛辣,许多见解令人叹为观止,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敏锐的洞察力,对封建社会的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,予以了深刻揭露和严厉抨击。
  
  自此,李宗吾先生自号“厚黑教主”,后来,被誉为“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位奇才怪杰之一”,其传记作为研究课题,进入了大学课程。
  
  九十年代上大学时,校园里在很流行台湾作家琼瑶的言情小说,以及金庸梁羽生诸先生的武侠小说,《庭院深深》《梅花三弄》《水云间》《射雕英雄传》《倚天屠龙记》《白发魔女传》《七剑下天山》等等,很是吸引了一大片读者。
  
  与此同时,也很流行《厚黑学》《吸引力法则》《羊皮卷》《鬼谷子》之类的奇人奇书,以教人如何闯荡社会如何快速走向成功为内容,吸引了很多青年学子的眼球。
  
  与其他大学生一样,怀着很浓重的好奇心理,范文斌也利用空余时间,读过这些书。其中,最让他最感兴趣,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,就是李宗吾先生的《厚黑学》一书。
  
  三十多年后,结合自己的社会人生经验,回过头仔细一想,认为烧冷灶法,既是一种能洞察未来的人生智慧,也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豁达情怀,在成全了别人的时候,也往往也成就了自己。
  
  据他所知,被后世称为“红顶商人”的胡雪岩,不仅是一个世所罕见的商界奇才,就是在为人处世谋划未来方面,更是一个善于发现机会烧冷灶的高手,大师级的人物。
  
  当初,在二十五岁的时候,胡雪岩还是杭州阜康钱庄的一个地位很低下的跑街小伙计,一次很偶然的机会,在茶馆里喝茶时,结识了一个叫王有龄的读书人。
  
  那个时候的王有龄,父亲刚刚客死杭州,正处在身无分文举目无情的人生最窘迫的困境中,整日坐在茶馆里,三餐无助长吁短叹,而这些,正是胡雪岩看到的眼前实情。
  
  要知道,一个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也是他最落魄困窘的时候。别看胡雪岩此时仅仅是杭州阜康钱庄的一个跑街小伙计,但眼光敏锐心思缜密,很懂得这个道理,也很有一套识人的本领。
  
 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,胡雪岩对王有龄的状况,有了大致的了解。当下,他觉得,眼前这个落难的读书人非等闲之辈。如果自己能够帮他补得实缺当上官,将来对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  
  于是,胡雪岩在认真观察后,暗自认为,王有龄尽管落魄,可是一个知恩必报的有情人,同时,也下定决心,只有机会,就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这个与自己同龄的年轻读书人。
  
  有了这种想法后,胡雪岩趁一个很难的机会,将讨来的钱庄贷款500两银子,很大方地借给了王有龄,让其拿去买官,并且,很豪爽地说了一句,“你我是朋友,你有难处,我心里也不好受。不拉你一把,我睡不着觉。”。
  
  这句话,感动得王有龄当场流下了泪水,不禁暗暗发誓,如果日后有个一官半职或时来运转大富大贵之时,一定要好好报答这位救人于危难之中的知己朋友。
  
  后来,靠着这500两银子,几经周折,终于补了一个实缺,王有龄当了一个管海运的小官。紧接着,好运连连,官运亨通,官是越做越大。当了几年杭州知府后,又升任浙江巡抚,大红大紫权倾一时。
  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